尹瘦石(1919年1月12日—1998年4月14日),江苏宜兴周铁人,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前副院长。尹瘦石是伴着抗日烽火成长 起来的一位深具爱国主义思想的书画家,他毕生创作了一大批艺术精品,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艺术始终紧紧踏着时代节拍而歌,深得郭沫若、徐悲鸿等文化巨擘的赞赏,1945年在重庆为毛泽东画像,与柳亚子举办《柳诗尹画联展》。他的人物画注重以形写神,人物的性格、气质、特征流于笔下。1998年4月14日在北京病逝。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又译做西蒙·波娃,全名为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德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和创始人之一。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岁时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西蒙·波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有《女客》、《他人的血》、《人总是要死的》等等,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1986年4月14日波伏娃在巴黎与世长辞。
潘汉年(1906年1月12日—1977年4月14日),江苏宜兴归径乡陆平村人,中共著名特工,作家,在抗战期间奉命代表中国共产党与日军取得互不侵犯的默契。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开始负责文化统一战线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从事上层统战、国共谈判、民主党派、国民党起义投诚等统战工作,他是党在白区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导者、指挥者和实践者。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1977年4月14日病逝。
刘志丹(1903年10月4日-1936年4月14日),原名刘景桂,字子丹,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将领,陕北苏区创建人之一。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曾参与北伐战争、领导渭华起义,曾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红26军42师师长,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职。1936年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为纪念他,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AZARZ LUDWIK ZAMENHOF,1859年12月15日-1917年4月14日),波兰籍犹太人,世界语的创始人。柴门霍夫的母语是俄语和依地语,但他也精通波兰语和德语,他又曾学习了法语、拉丁语、希腊语、英语和希伯来语,同时也研究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立陶宛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柴门霍夫博士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以表彰他对人类的贡献。1917年4月14日,逝世于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