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早年曾赴法国巴黎求学,并在后来考入了法国的巴黎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1932年初,马思聪由法国回到中国,后陆续创作了《摇篮曲》《绥远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多部著名音乐作品。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1987年5月,马思聪在美国接受心脏手术时手术失败,于5月20日逝世于美国费城,享年75岁。
埃德温·赫伯特·兰德(EDWIN HERBERT LAND,1909年5月7日-1991年3月1日),美国宝丽来公司创始人、即显摄影发明者、史蒂夫·乔布斯的精神导师。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32年在经过广泛的研究和实验后,成功的研制出了偏振器,名为“波罗拉J片”。1941年发明了广泛使用的立体电影拍摄法,6年后又发明了一种能在60秒钟拍摄出一张完整照片的照相机,名为波拉罗·兰德照相机。1972年他同时登上《时代周刊》和《生活杂志》,1991年3月1日逝世,享年81岁。他一生共获得535个专利,堪称少有的以毕生经历投入创新事业的科学家。
贾莱·古柏(GARY COOPER,1901年5月7日-1961年5月13日),被他的同事昵称为“COOP”,美国知名演员,曾经获得5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总共夺得2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约克军曹》与《日正当中》)与1次金球奖最佳男主角,他也在1961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999年他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第11名。除了《日正当中》的角色以外,库珀主演的《约克军曹》、《洋基之光》中的卢·贾里格与威尔·肯,皆列入2003年的AFI百年百大英雄与恶魔的名单中。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孟加拉族人,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反现代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1941年8月7日泰戈尔与世长逝,享年80岁。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 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乐派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后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他的作品常被世界各国剧院所演奏,在中国一些剧场或公众娱乐场合,用他的乐曲做伴奏编排的现代歌舞,在某些地方也深受大众喜闻乐见,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1893年的11月6日逝世。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浪漫主义時期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乐队指挥,也是德国近代最重要的浪漫派音乐家之一。生于德国汉堡,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之一。他对标题音乐与华格纳乐剧形式不认同,走纯粹音乐路线,他被一些评论家将其与巴赫、贝多芬排列在一起尊称为三B。他的四部交响曲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但晦涩难懂,其中《第一》和《第四》最为有名,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世界最著名的雅俗共赏的作品。勃拉姆斯1897年4月3日逝于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