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年4月22日-1999年3月12日),美国犹太裔小提琴家,他同时也是一位指挥家,其大部分的演奏生涯都在英国。九岁在其师帕辛格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被誉为“神童”。次年赴欧随布什和艾涅斯库学习。曾与欧洲、美国的主要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此后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奏会,从而进入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行列。战后访问过苏联、以色列、日本、印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过一定作用。七十年代出版了他的自传《未完的历程》。1999年3月12日在德国柏林逝世。
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 。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世人评论他锋芒毕露 。他二十多岁时曾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曾在他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曾经很多次在别人发表演讲时打断他的演讲,上台拿起粉笔,"这样会更好!",他的老师都不能避免。奥本海默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8名。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本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创立者、苏联建立者和第一位最高领导人。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1924年1月21日在戈尔基村去世,终年53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08年进行了一项关于国内最伟大人物的网上民意调查,经统计,列宁位列第六。
伊曼努尔·康德(德语: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学说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哲学,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的诸多流派,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一生著述丰厚,其中核心的三帙合称“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系统且关连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康德终身未婚,于1804年2月12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