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1979年2月9日— ),中国电影女演员,国际上最为人熟知的华人女星之一,最成功的谋女郎之一,与徐静蕾、周迅、赵薇并称中国电影四大花旦。章子怡是继郎朗和李云迪之后,第三个通过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成为香港居民的内地明星。2010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章子怡名列第5位。代表作品有《我的父亲母亲》、《卧虎藏龙》、《十面埋伏》、《最爱》等。2013年11月23日凭借在电影《一代宗师》中精湛极致的演技发挥,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后奖项,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第二个获得三地影后桂冠的内地女演员,即大满贯影后。
余嘉锡(1884年2月9日-1955年1月23日),字季豫,号狷庵,狷翁,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鼎城区长茅岭乡)人,当代著名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生前曾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等职。光绪十年正月十三日出生于河南商丘,十四岁作《孔子弟子年表》,十七岁始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日夜读之不厌”,时有所疑,开始撰写《四库提要辨证》,用勤五十余年。1948年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脑溢血,全身瘫痪,1955年除夕病逝北京。著述主要有《余嘉锡论学杂著》、《古书通例》、《世说新语笺疏》等。
奥伊勒·歇尔平(HONSVONEULER-CHELPIN,1873年2月9日—1964年11月7日),德国化学家,1873年生于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歇尔平从酶出发,研究了医学和遗传学问题,发现酶抑制剂和酶的结合能生成十分稳定的络合物,并因此和阿瑟·哈顿一起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64年11月7日奥伊勒·歇尔平在斯德哥尔摩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作家、评论家、英文学者。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23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现东京大学),1889年就学期间因受好友正冈子规等人影响而开始写作。代表作品《我是猫》、《明暗》、《过了春分时节》等,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夏目死后,家属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威廉·迈巴赫 (WILHELM MAYBACH,1846年2月9日-1929年12月29日),德国发动机工程师,曾担任戴姆勒机械制造社(今日戴姆勒集团的前身)的首席工程师,也曾参与著名的齐柏林飞船之制造,是德国汽车工业界最重要的先驱人物之一。1919年难舍汽车梦想的威廉·迈巴赫与其子卡尔·迈巴赫(CARL MAYBACH)共同缔造了“迈巴赫”这一传奇品牌——一个象征着完美和昂贵的轿车。1929年12月29日威廉·迈巴赫在斯图加特逝世。1996年威廉·迈巴赫的名字进入汽车名人堂。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确切出生地不详,但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