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振麟(1911年2月3日—1979年6月23日),浙江余杭人,中国农业教育家和农学家。早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后供职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云南大学农学院等。1945年1月,考取公费赴美国,先后在艾奥瓦农工学院与康奈尔大学做研究,次年回国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农场主任。1952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副院长,之后历任浙江农学院副院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著有《野生河栽培大豆的遗传研究》、《作物产量形成与高产理论》、《近代玉米育种法》等,1979年6月23日逝世于杭州浙江医院。
乐天宇(1901年2月3日—1984年7月15日),出生于宁远县舜陵镇麻池塘村,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科学家、教育家。他早年投身革命,与毛泽东、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抗战时,他只身前往延安,提出了开垦南泥湾的建议。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晚年回乡创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所民办大学——九嶷山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乐天宇一生追求真理、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克己奉公、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4年7月15日凌晨患脑溢血逝世。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姓舒穆禄,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诺曼·洛克威尔( NORMAN ROCKWELL,1894年2月3日— 1978年11月8日 ),是美国20世纪早期的重要画家,作品横跨商业宣传与爱国宣传领域。他一生中的绘画作品大都经由周六晚报登出,其中最知名的系列作品是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出现的。如《四大自由》(FOUR FREEDOMS)与《女子铆钉工》(ROSIE THE RIVETER)。1969年诺曼·洛克威尔博物馆成立,他的画室也在每年的5到10月间对外开放,1977年诺曼以“显着的描绘国家人物风土”为名,获得了总统自由奖章,这是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隔年他以84岁的高龄过逝。
孙连仲(1893年2月3日-1990年8月14日),字仿鲁,汉族,直隶省雄县(今河北省雄县)人,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著名抗日战争将领,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因坚守台儿庄而闻名中外。蒋介石于1949年1月引退后,孙连仲亦辞职到上海暂住。2月,孙往溪口见蒋,蒋告以陈仪被扣事。3月,孙偕夫人罗毓凤飞往台湾。孙在台初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56年1月退役,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90年8月14日,孙连仲将军病逝于台湾。
门德尔松,全名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语: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生于汉堡的一个富裕家庭,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着手音乐创作,12岁时和德国文学泰斗歌德“忘年之交”,17岁时完成了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梦〉序曲》。1846年的门德尔松的健康状况已经出现问题,次年姐姐过世更让他深受打击,导致健康状况更加恶化。1847年10月他突然中风,11月4日在莱比锡去世,享年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