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1984年2月21日),出生于维约申斯克区顿河流域,苏联作家,曾任苏联作家协会书记,两次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勋章。1922年前往莫斯科,后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苏联《十月》杂志上发表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萧洛霍夫跃升世界级作家。1956年除夕和1957年元旦,在《真理报》连载《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以《静静的顿河》一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另一部长篇《新垦地》是《静静的顿河》的续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5年命名为“肖洛霍夫年”。
谢子长(1897年-1935年2月21日),原名世元,曾改名德元,号浩如,化名冬阳,陕西省安定县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与刘志丹一起开创陕北根据地。1897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8月任中共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指挥。1931年10月和刘志丹等将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任总指挥,率部转战陕甘边,创建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21日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时年38岁。毛泽东亲笔为谢子长墓题词: “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为谢子长墓写了277字的碑文。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HEIKE ONNES,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兰物理学家,超导现象的发现者,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1853年出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1894年创建了莱顿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建立了大型液化气工厂,1904年液化了氧气,两年后又液化了氢气,并在1908年7月10日首次液化了氦气,以-269 °C(4K)刷新了人造低温的新纪录。1911年由于对物质在低温状态下性质的研究以及液化氦气,昂内斯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23年,昂内斯退休,1926年在莱顿逝世。为纪念他,莱顿大学物理实验室1932年被命名为“卡末林·昂内斯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