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罗森堡(ALFRED ROSENBERG,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一名重要成员,为纳粹党党内的思想领袖。他是纳粹党最早的成员之一(他在1919年1月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希特勒同年10月加入),曾担任纳粹刊物主编和德国在苏联的东部占领区政府局长,经常对党内成员发表演说,内容包括种族清洗、地缘政治、生存空间和纳粹主义。他对纳粹德国士兵杀害战俘和种族屠杀负有重大责任,于1946年的纽伦堡审判中以战犯身份被判处绞刑。
赫尔曼·威廉·戈林(HERMANN G?RING,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5日),纳粹德国空军元帅,德国纳粹党的二号人物,与“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关系极为亲密,在纳粹党内有相当巨大的影响力。他担任过德国空军总司令、“盖世太保”首长、“四年计划”负责人、国会议长、冲锋队总指挥、经济部长、普鲁士邦总理等跨及党政军三部门的诸多重要职务,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在纽伦堡审判中,戈林被控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并被判处绞刑,但他在执行死刑前两小时在狱中服用事先藏在牙齿中的剧毒氰化钾胶囊自杀。
翁俊明(1893年1月12日-1943年11月18日), 字寅清,祖籍广东汕头澄海,台湾台南人,知名抗日分子,是第一位参与同盟会的台湾人,国民党高干。翁俊明幼极聪慧,三岁已能识字,13岁之前致力攻读经史,并习作诗文。1905年始入台南第一公学校接受新式教育。190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学习现代医学,与杜聪明同学。翁俊明在1910年5月2日,宣誓加入同盟会为会员。1913年暑假,翁俊明与同学杜聪明共同携带霍乱细菌,赴北京计划毒杀袁世凯,但因警卫森严而无法如愿。1943年11月18日晚间,翁俊明饮酒后中毒,在漳州去世,享年52岁。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旧金山。在一个既无固定职业又无固定居所的家庭中长大。24岁开始写作,去世时年仅40岁。16年中他共写成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150多篇,还写了3个剧本以及相当多的随笔和论文。最著名的有《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白牙》、《热爱生命》、《海狼》、《铁蹄》等小说。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商业作家之一,因此被誉为商业作家的先锋。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章太炎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宣扬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但文字古奥难解。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关于儒学的著作有:《儒术新论》《订孔》等。1936年6月14日因鼻窦癌卒于苏州锦帆路寓所。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唐太宗在位23年,享年50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